本报讯(通讯员 梅俊) 近日,我市选派14名运动员参加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在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我市的两城镇遗址、丹土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齐长城遗址日照段5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遗址分别在1979年、1989年和2000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器物700余件,其中有大口尊、彩绘盆、白陶鬶等器物。
1992年,该处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朱家村遗址位于莒县店子集镇大朱家村西,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新开通的碧海路公交旅游专线采用一次购票全天乘坐的票价机制,使公交的公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更为日照滨海旅游城市的名片增添了动人的一笔。去年以来,随着公交线网覆盖面积和服务半径的扩大,8路、9路、19路、20路、21路、23路、33路、34路等8条线路进一步调整,有效缩减了沿线站点乘客的换乘时间及换乘次数。
本报记者 滕聿刚 五月的港城,飞花撷翠,碧海金沙。 在一线开展了微笑服务活动,每周在班前举行一次微笑宣言,从此日照公交车上,陪伴乘客的是一路笑脸。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秦涛)今年以来,东港区地税局推进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进行重点税源摸排和欠税清理工作。 突出强化所得税管理和小税种专项管理清理。根据去年调查摸底情况,今年再进行税源深入摸排工作,加大税源掌控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征管基础按月点评活动,对薄弱环节、预警风险信息、难管易漏行业等重点项目内容进行点评、督办,各征收单位重点分析、整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税收征管质效明显提升。
特别是抓好房地产业、建筑业所得税零申报及长亏不倒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积极推行落实印花税核定征收范围标准,全面加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管理和专项清理工作,完善制度措施,强力推进、落实 据了解,123农廉工程是指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这一个活动。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近日,123农廉工程在我市全面实施,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监督,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推动全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水平。着力构建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党务政务村务三务公开和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三个平台。严格执行和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两项制度。 该项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集中整治农村基层慵懒散奢等作风问题,促进作风转变、效能提升,构建上下联动、层次清晰的便民服务体系
同时,紧抓日常养护管理不放松。3月份,组织人员对全区1103.2公里农村公路进行了拉网式安全检查,检查桥梁354座,消除安全隐患35处,修复县道水毁18处,路肩培护485公里,疏通边沟35000米,挖填土石方7.8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65.7万元。 去年达维台风以来,岚山区农村公路两侧行道树出现大面积倒伏,需要进行大规模补植,岚山区交通运输局抓住春季宜于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认真进行前期清查统计,及时组织招投标,确定了两家公司参与绿化工作,通过优选苗木,精心配植,投入资金228.3万元,对缺失路段分类栽植杨树、黑松、蜀桧等苗木8.8万余棵。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路宝锋 刘庆华)春季以来,岚山区开展农村公路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同时,紧抓日常养护管理不放松。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路宝锋 刘庆华)春季以来,岚山区开展农村公路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3月份,组织人员对全区1103.2公里农村公路进行了拉网式安全检查,检查桥梁354座,消除安全隐患35处,修复县道水毁18处,路肩培护485公里,疏通边沟35000米,挖填土石方7.8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65.7万元。 去年达维台风以来,岚山区农村公路两侧行道树出现大面积倒伏,需要进行大规模补植,岚山区交通运输局抓住春季宜于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认真进行前期清查统计,及时组织招投标,确定了两家公司参与绿化工作,通过优选苗木,精心配植,投入资金228.3万元,对缺失路段分类栽植杨树、黑松、蜀桧等苗木8.8万余棵
以高产、优质、生态、安全为导向,结合筹建全国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该区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土地整理、河道治理等方面72项重点工程,积极发展茶叶、蓝莓等特色农业,大力推广畜—沼—茶(果、菜)等农业循环链,发挥好农业在减少污染、增加绿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至此,东港区国家级生态镇占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为省级生态镇。以推进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抓手,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生态系列创建,抓生态保护、促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本报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乔祥明 李宗国)日前,东港区河山镇、南湖镇、陈疃镇、后村镇四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镇命名,命名数量、所占比例均位居全市首位。今年以来,东港区拒绝9个有污染的项目入驻,从源头上把住了环保关。 在全区,今年年初即吹响冲锋号,提出年内全力冲刺省级生态区,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打牢基础。
该区在严把项目关口、推进节能减排的同时,把生态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巧打生态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生态观光游,在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中创造更多绿色GDP根据2013年监督工作任务,详细制订了全年学习计划,确保在完成日常监督工作任务的同时,着重围绕新标准、新规范以及监督实际过程发现的新技术、新问题,于每周三下午集中进行学习与探讨,打造有特色、有实效的讲课平台,为全市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主动邀请监督行业专家,系统讲授有关解决工程质量通病等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积极学习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和做法,力推质量过硬、外观精美的样板工程,引导企业创建更多精品工程,确保让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本报讯(通讯员 庄光磊)今年以来,市质监站以创建学习型单位为契机,紧密结合全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际,切实加强监督人员的专题学习、学练结合和能力建设,力求达到学习活动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
围绕现场监督能力深入学。通过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力度,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责,由站领导带队分组构成监督小组,深入全市在建工程现场开展巡查和抽查,强化监督过程质量控制和关键重点部位监控,不断促使监督人员的现场工作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的提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以推进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抓手,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生态系列创建,抓生态保护、促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该区在严把项目关口、推进节能减排的同时,把生态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巧打生态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生态观光游,在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中创造更多绿色GDP。以高产、优质、生态、安全为导向,结合筹建全国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该区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土地整理、河道治理等方面72项重点工程,积极发展茶叶、蓝莓等特色农业,大力推广畜—沼—茶(果、菜)等农业循环链,发挥好农业在减少污染、增加绿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今年以来,东港区拒绝9个有污染的项目入驻,从源头上把住了环保关。
至此,东港区国家级生态镇占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为省级生态镇。 本报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乔祥明 李宗国)日前,东港区河山镇、南湖镇、陈疃镇、后村镇四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镇命名,命名数量、所占比例均位居全市首位。
在全区,今年年初即吹响冲锋号,提出年内全力冲刺省级生态区,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打牢基础山海西路正按计划步步加紧。
中部发展,基础先行。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徐艳)服务与借势,融入与突围,成为日照街道布局中部板块的鲜明特色。
今年,高新区西扩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线推进,水、电、路网三翼齐飞,社区服务、教育医疗、商务办公同步推进,园区建设力争达到九通一平,全年将配套供电、供水、供热、燃气、通讯弱电等各类管线460千米。 逐鹿中部雄起,日照街道不遗余力为高新区腾挪空间,竭力为高新区做好优质服务,随着山海西路全线贯通,北部工业走廊全线走高,一条高新经济隆起带呼之欲出。服务高新区,即是发展自己。日照街道既是高新区拓展崛起的主阵地,也是东港区委、区政府部署中部板块崛起的主战场。
作为中部板块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腹地,日照街道立足立体化发展、全方位突破,既全力扮好服务角色,拓宽高新区发展空间,又借势发力新突破,在服务中带动自身发展,唱好立业融城繁商三部曲。目前,占地150亩的百卫特海藻酸项目清点清障完成。
高新区发展打开通道,拉起框架,撑开骨架竹洞天与电视台合作成功推出相约竹洞天、快乐大闯关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
登山、赏花、采摘、观景……美丽乡村成为游客自驾游、家庭游的主要目的地,附近的餐饮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也借势而起。 本报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乔祥明 刘春香)东港区积极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整合、丰富、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展精细化、专业化、创意化营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